借鑒“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的說法,我們把清華、北大等高校以外的學校稱為“非著名高?!?。這些所謂的“非著名高?!毙枰阕屑氀芯?,有很多在教學、科研、就業(yè)方面非常有實力的專業(yè),像珍珠一樣隱藏在深海中,選擇了這些專業(yè),就意味著你擁有了珍貴的財富。
那么,應該如何選擇這些學校?
――選擇專業(yè)不能只看名字是否響亮,盲目跟風。近年來,繼高校改名之風后,高校專業(yè)也興起了“整容”之風。比如,中文系改為“文學與傳媒學院”,地質系改為“地理與資源管理學院”或“地球科學學院”,等等。一些新名詞固然新穎,吸引考生,但往往也讓人看不出來這些專業(yè)到底學什么。
實際上,選擇專業(yè)時,考生應該多看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和培養(yǎng)目標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看師資力量是否雄厚。
師從名師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教授、名師不能只帶研究生,也必須給本科生上課??忌梢酝ㄟ^高校的網站搜索,看看你要報考的專業(yè)中,有沒有名師(通常是學科帶頭人),如果沒有,需要慎重考慮。
――選擇傳統(tǒng)專業(yè)看行業(yè)是否認可?!罢夜ぷ?,靠人脈”,一所具有較長辦學歷史的高校,為某些專業(yè)領域培養(yǎng)了大批畢業(yè)生,由此,這所學校在本行業(yè)的影響力會很大,畢業(yè)生相對來說容易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這就是所謂“人脈”的作用。
同一個專業(yè)不同學校的辦學水平會有很大的差異。前幾年,很多高校紛紛創(chuàng)辦法學專業(yè),某些學校條件之不成熟到了該專業(yè)教師無一有教授職稱,上這樣學校的這樣專業(yè),無異于自毀前程。
與此相對照的是,如果你將來想當老師,就應該選擇師范院校的相關專業(yè)。因為從就業(yè)的角度來看,中學看重的是你是不是本省的師范大學畢業(yè)。比如,一所中學需要一名物理老師,他肯定會選擇師范大學物理系的畢業(yè)生,而不會選擇一所綜合性大學的物理系畢業(yè)生。
――選擇熱門專業(yè)看市場是否認可。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人都在預測未來幾年的熱門專業(yè),以期對學生起到指導作用。實際上,專業(yè)的“冷”和“熱”都是相對的,也是相互轉化的。比如新聞專業(yè),因為相關人才緊缺,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新聞專業(yè)超常規(guī)發(fā)展,各地方院校紛紛開辦新聞專業(yè)。但由于發(fā)展過快,現在又出現了人才過剩的局面,目前,新聞專業(yè)畢業(yè)生找工作并不樂觀。以北京某著名高校的新聞學院為例,2007年共有100多名本科學生畢業(yè),可截至“五一”前,簽約學生僅有十幾名。
因此,選擇專業(yè)時,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選擇那些社會需求大、與人們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專業(yè)。
比如,長期被人們忽視和誤解的殯葬專業(yè)。雖然殯葬服務歷來受人歧視,但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一行業(yè)的人才需求將會越來越大,從這幾年的就業(yè)情況來看,殯儀系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前景很不錯。目前,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開設有“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yè),從1999年開始,該校開始招收該專業(yè)大專層次的學生。
對于多數考生來說,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選擇專業(yè)首先要符合自己的興趣,但同時還要考慮學校的社會聲譽、本專業(yè)在本行業(yè)的社會影響。
選擇專業(yè)是每個人必然的選擇,入學后、考研時改變專業(yè)方向,重新開始職業(yè)生涯也是很多人的人生經歷。由于多種因素,我們的第一選擇可能不會成為終身選擇,但如果有更多的參考信息,我們的選擇會更加靈活和理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也能夠走得更加順利一些。
更重要的是,當你進入大學后應該明白,你并非精英,4年之后大學畢業(yè)找工作時,像你這樣的學生全國會有幾百萬,如同秋天集中上市的大白菜,多了就會貶值。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變成和多數人不一樣的蘿卜,這需要你用4年的時間武裝自己。(記者:劉萬永)
全國非名校坐鎮(zhèn)名師介紹
在人們的印象中,名校比起非名校而言,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師資力量雄厚,人才濟濟,名師薈萃;一般院校的師資力量中,教授占的比例都不高,更別說有知名教授了。
事實并非如此!一些地方院校其實“藏龍臥虎”。記者發(fā)現,在200位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的教學名師中,有不少就來自河北北方學院、石河子大學等普通院校。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可是很高的榮譽啊,能入選的都是既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又能長期從事基礎課教學工作,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授。這一獎項2003年開始設立,每3年才評選一次,每次評出100位教學名師。
其實,報考這些執(zhí)教于非名校的名師所在的高校和專業(yè),對于那些高考成績不太出眾的考生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首先,這些老師所在的非名??傮w錄取分數線不會太高,其次,師從名師,不僅能打下扎實的學科基礎,而且,無論將來就業(yè)還是考研都相對而言更有優(yōu)勢。
下面,記者就為您介紹7位非名校中的全國教學名師。
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 張錦池教授
提起張錦池教授,哈師大一名學生這樣說:“在我4年的大學生涯中,張老師的大名一直通過各位老師在講課中滲透出來。當他們提及張老師的名字時,都流露出深深的敬意?!?/P>
在哈爾濱師范大學,年近七旬的張錦池教授仍然是中文系鐵打不動的“臺柱子”。20世紀80年代初,張錦池教授就憑著對《紅樓夢》的研究,奠定了自己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地位,并幫助他所在的哈師大古代文學學科迅速崛起,成為東北地區(qū)省屬高校中唯一的古代文學博士點。
內蒙古大學數學系 曹之江教授
195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的曹之江教授,自愿支邊赴內蒙古大學任教,在教學崗位上連續(xù)工作近50年。他說:“教書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沒有比看到學生成才更愉快的事?!?/P>
2003年,央視在一則新聞報道中提到了曹之江教授的這樣幾個細節(jié):他對教學近乎癡迷,吃飯、走路的時候,都在琢磨該用什么語言、打什么比喻可以讓數學課變得既生動又深入。在他看來,就符號講符號難免枯燥,上課時,他引經據典,把玄奧難懂的數學原理講得平易、深入而自然。
河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路 紫教授
凡是路紫老師的學生,沒有一個人不清楚“路氏門規(guī)”:不能逃課、不能遲到、課堂必須保持良好秩序,懶懶散散是不行的;作業(yè)必須按時完成,遲了老師會拒收;如果平時不好好學,考試根本不可能輕松混過去;做實驗、做課題,時間緊任務重,質量要求還非常高,熬夜成了家常便飯;論文沒有新意,改個十遍八遍通不過也沒什么稀奇。
盡管這樣,還是有許多學生來爭著“受罪”。路老師說,高標準、嚴要求是對學生負責,放縱學生則是害他們。
江西農業(yè)大學園林與藝術學院 杜天真教授
“杜老師很嚴格,在給我們修改論文時,他總是先從標點符號和錯別字開始,接著才是論文的內容。”有學生曾向記者透露過這樣的細節(jié)。杜天真認為,一個人的治學態(tài)度比他的學術能力更為重要,特別是處于成長鍛煉時期的學生們。
多年來,杜天真一直主講《森林培育學》、《林學概論》、《經濟林栽培學》、《防護林學》、《城市林業(yè)》等課程,即使是擔任江西農業(yè)大學副校長期間,他對本科生教學和科學研究也從未懈怠。
現在的本科生,普遍缺乏科研攻關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2001年,杜天真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一條新的教學方式:讓本科生提前參加科研項目研究,也正因為此,有媒體將他稱為“帶著本科生做科研的博導”。以杜天真為學科帶頭人的森林培育學科,被評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2006年,又被評為國家林業(yè)局重點建設學科。
石河子大學農學院 曹連莆教授
“這個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個教授,更像個農民!”了解曹連莆教授的人總喜歡這樣評價他的形象。對于“高級農民”這個稱呼,曹連莆非常喜歡:“我天天在田間地頭搞育種,本來就是個農民嘛。”
“所謂只教書不育人的教師是無法存在的?!痹吔?0余年的曹連莆教授至今仍堅守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擔任石河子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我一輩子就做了兩件事,一是育種,一是育人?!?/P>
科研方面,曹連莆教授在石河子大學農學院長期從事作物遺傳育種學及相關課程的教學,主攻麥類育種。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曹連莆先后主持國家及省、部級有關育種課題11項,先后主持育成并通過審定或登記的麥類品種15個。
河北北方學院病理生理學 張靜教授
作為我國活體淋巴微循環(huán)研究的領頭人、全國高校教學名師之一,張靜教授喜歡用四句話概括她對自己的要求:教學理念要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要先進,教學方法有特色,教學效果求一流。
張靜教授的父親是我國知名學者張中行先生。然而她并沒有依靠父親的名氣離開張家口,而堅持在這里工作了45年。每年,她的教研室都承擔著臨床醫(yī)學、檢驗等40多個班的教學及研究生培養(yǎng)任務。
河北北方學院是河北省北部唯一的綜合性院校,學校的對外宣傳材料用了不小的篇幅介紹由張靜教授領銜的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科,其中提到:“淋巴微循環(huán)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學研究”是河北省的優(yōu)勢和特色研究之一,研究成果居國際先進水平。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 楊進教授
“中醫(yī)教師如果不會治病,脫離臨床實踐,是不可能講好課、培養(yǎng)出好醫(yī)生的?!?5歲考上碩士研究生、44歲取得博士學位、出身于中醫(yī)世家的楊進這樣認為。
為使枯燥的中醫(yī)專業(yè)理論課程講得學生愛聽,楊進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在教學藝術上狠下功夫:精心備課,試講中反復修改,只為上課時能始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提高形象化教學的效果,他自己制作了教學幻燈片和錄像片;為提高考試效果,他主持制作了“溫病學電腦題庫”。
由他主講的《溫病學》課程在2004年被評為教育部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課程”,他所領導的溫病學科曾是我國僅有的兩個溫病學博士點之一。(記者:方奕晗)